Ms A's simple pleasures

Friday, February 20, 2009

觀音傳奇

「觀世音」原出自《佛經》,梵文為傾聽人世間悲慘的聲音,唐朝時因避太宗李世民之諱,把世字去掉,簡稱觀音。關於觀音的傳說和故事,有不同版本,據《佛經》說,觀音本為印度一位國王的長子,名叫不煦,和父親及弟弟都隨釋迦出家修行,後來釋迦牟尼給他們父子改名,父親稱阿彌陀佛,兩個兒子分別叫觀世音和大勢至。觀世音在左,掌慈悲門;大勢至在右,掌智慧門,共同襄助阿彌陀佛教化,合稱西方三聖。觀世音在印度、東南亞、西藏等地都是男身,起初傳到中國也是男人形象,唐末以後才有女身出現,而且形象變化多端。

另一個傳說,是觀世音為妙莊王和寶德后所生的三公主,名叫妙善,因愛修行學佛,到白雀寺出家,而觸怒父王把她處死。她的靈魂周遊陰府,回陽後再到大香山苦心修煉,成了正果,並渡濟她的父母。

農曆正月廿六,亦是觀音開庫的日子,不少善信也會提早一晚到觀音廟,等待凌晨十二時搶先向觀音借取財富。在金融海嘯影響下,相信今年向觀音借庫的人特別多。


對 許 多 人 來 說 ,在 觀 音 借 庫 的 過 程 中 ,得 到 觀 音 賜 予 生 菜 , 是 絕 對 合 理 的 ,因 為「 生 菜 」與 「 生 財 」偕 音 ,這 是 觀 音 向 告 貸 者 的 賜 福 。


    不 過 潘 淑 華 博 士 認 為 ,「 生 菜 」和「 生 財 」 在 觀 音 誕 中 是 兩 個 不 同 的 事 情 , 前 者 的 目 的 是 「 求 子 」 , 後 者 的 表 現 方 式 卻 是 借 庫 。 她 考 證 了 民 國 時 期 廣 東 不 同 地 區 的 觀 音 開 庫 , 發 現 民 間 對 觀 音 祈 求 慢 慢 的 由 求 子 轉 變 為 求 財 , 當 演 變 完 成 時 , 我 們 所 熟 悉 的 「 送 子 觀 音 」 遂 變 成 了 「 送 錢 觀 音 」


總 括 來 說 , 信 仰 許 多 時 是 社 會 現 實 的 反 映 , 在 民 間 文 化 不 斷 改 變 的 過 程 中 , 觀 音 誕 的 內 容 也 相 應 更 新 , 以 往 觀 音 誕 只 有 祈 求 子 嗣 的 已 婚 婦 女 參 加 , 但 到 今 天 的 觀 音 誕 已 沒 有 性 別 之 分 , 只 要 人 們 想 求 財 , 不 論 男 女 , 也 不 論 已 婚 未 婚 , 也 會 向 觀 音 借 庫 。 只 要 社 會 對 財 富 的 追 求 大 於 一 切 , 觀 音 誕 就 不 會 衰 落 , 不 過 代 價 是 , 觀 音 娘 娘 的 工 作 也 變 得 市 儈 了 。


以上是我看了兩篇有關觀音借庫的文章集結而成。對我來說,不論求子又或求財,全是「信則有,不信則無」。做了若令人回復自信,心境清靜,求吓亦無妨。如心理治療一般,定期覆診。不竟這亦是一种民間文化和習俗,非常有趣呢!


有時又諗吓,人真喺幾現實,不論對人或神。入去廟(或者教堂之類)多數有所求才會去,是一種有條件的愛。若無求,只為單純愛或尊敬才相信,只怕小之又小。


若現在有廟俾我拜的話,我一定請求神呀,快快打救我‧‧‧叫病魔速速遠離! 它現於我体內打緊攻防戰,未知鹿死誰手。腦袋瓜昏昏沉沉,身子掏空空。次次都在要命關頭時,才出狀況‧‧‧‧‧,所以話生活幽你一默就惨了‧‧‧


 


1 comment:

Seethrough 詩庫 said...

Ms A:

        其實真係有好多關於觀音的傳說及故事 , 仁山智水 , 莫衷一是 ? 怎講都好 ! 在我這個無神論者來講 : 「神仙也是凡人造」是錯不了 ! 由是 . 神仙的步伐是不能引領著人怎樣去走 ? 而是跟隨人的思維轉變步伐 , 妳薦我睇這貼文 , 多謝 ! 受教 !
[版主回覆12/07/2009 20:08:00]哈哈~豈敢豈敢,只是我很少去廟,所以求乜都唔靈啫
神仙唔易做,亦要跟上時代 步伐,推陳出新呢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